澳门 – 建筑与地标

民政总署大楼(现市政署大楼)

民政总署大楼位于澳门市区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。前身为澳门首个市政厅,建于1784年,目前是市政署的所在地。1654年,由于澳门在伊比利亚联盟共主时期拒绝向西班牙国王效忠,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赐澳门无比忠贞的称号,澳门市政厅也因此得名。

该建筑虽历经多次改建,仍保持其原始布局,设计依照新古典主义的风格。白色外墙,墨绿色门窗以及花岗石线脚,简约朴素却不失庄重。内墙装饰有传统葡萄牙风格的蓝白瓷砖,具有强烈的葡韵风情。

门厅中间有一拱门,连通至二楼的楼梯,另有一扇拱门,可通往大楼后部的花园。花园郁郁葱葱,精巧别致,可以看到葡萄牙著名诗人贾梅士的半身雕像。花园的设计是典型的澳门风格,即中国传统风格,但揉合了葡国风韵于其中。

石梯通往二楼的大厅,图书馆和小教堂。图书馆于1929年启用,以葡萄牙马夫拉修道院图书馆为蓝本,现在专门收藏17世纪以来的外文古籍,具有较高的馆藏价值。小教堂于1940年设立,供奉有圣母无染原罪像以及澳门圣人主保圣约翰洗者圣像,可在此进行弥撒和祈祷。

在圣诞节、农历新年等重大节日期间,市政署大楼绚丽的色彩,充满节日气氛,吸引了许多本地居民和游客驻足观赏。

更多详情,请浏览

地址: 新马路163

开放时间:

画廊:上午9时至晚上9时(星期一休息,公众假期照常开放)

花园:上午9时至晚上9


卢廉若公园

卢廉若公园闹中取静,位于繁华澳门的中心地带,是一个独特的角落,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。漫步于其中,不免会深深沉醉,流连忘返,将城市的诸多喧嚣抛在身后。公园位于澳门罗利老马路,是澳门最典型的中国园林。该花园由中国商人建造,带有苏杭园林的风格。园内曲径通幽、悬泉瀑布、奇石怪岩、亭台楼阁,幽雅别致,趣味良多。

迷人的九曲桥呈锯齿状,这样的设计与中国的传统信仰相关,即邪灵只能沿直线运动,因此,穿过桥梁的人会逃脱邪灵的追击。九曲桥后是一清朝时期的伪维多利亚风格的亭子,附有一个露台,可以欣赏湖上的清丽风景。

花园本是富商之子卢廉若的遗产,但由于家族失去了此处地产,该花园被投票放弃,后来被澳门政府收购,并于1974年重新开放。

目前,卢廉若公园也用于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音乐表演,户外空间有时用于举办活动,如莲花展等。

园中亦有一文化茶馆,于2005年起开放,建筑为葡式风格却搭配以中式瓷砖屋顶,中西风格交融,相映成趣。它是澳门第一个以茶为主题的博物馆,展出与澳门在西方文化中传递中国茶文化的有关文物。 茶文化博物馆免费入场,开放时间为900-1900(周一闭馆),并在每个月的第一、三和五周的周六的下午3时至4时提供带导游的游览。

更多详情,请浏览

地址: 澳门罗利老马路10

开放时间: 上午6时至午夜12


东望洋炮台

圣母雪地殿、东望洋炮台和东望洋灯塔,名列东望洋山三大名胜古迹,共同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。

东望洋炮台位于澳门半岛的最高点东望洋山之巅,建于1622年至1638年间,主要用于防御外敌。炮台平面为不规则多边形,建筑占地约800平方米,内部有圣母雪地殿和东望洋灯塔。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,在这里修建了复杂的隧道,储藏室和防空洞系统。这些地下隧道的长度在47456米之间,互不连通,是军事防御网络的一部分。 目前,出于安全原因,游客只能从北入口进入参观52m隧道。 同时,东望洋炮台还可作为抵港船只或台风来临的观察点,炮台的台风信号标志也是该处景点之一。

东望洋灯塔建于1865年,高15 m,内有螺旋楼梯通往灯塔射灯。东望洋灯塔被认为是中国沿海第一座现代灯塔,也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。

圣母雪地殿教堂建于1622, 立面设计简单朴素,以白色为主色。中殿及穹顶由厚壁支撑并由扶壁加固。教堂屋顶铺设有传统的中国红瓦,左侧是一个小型圣堂,教堂的入口上方则是一个小型唱诗台。从教堂外部左侧可以看到一个小钟楼,昔日用于报时和提醒船只驶近。

1998年对教堂的保护和修复工程中,在教堂内部发现了壁画,壁画融合了西方和东方的宗教和神话,这是澳门多元文化环境的又一体现。

更多详情,请浏览

地址: 東望洋山

开放时间:

炮台:上午9时至下午6

圣母雪地殿圣堂:上午10时至下午5时(不准拍照)

灯塔不对外开放


郑家大屋

郑家大屋坐落在澳门的龙头左巷,面对亚婆井前地,是中国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郑观应的故居。郑家大屋由郑观应之父于1869年左右筹建,由郑观应及其兄弟等人扩建,是目前澳门境内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民居住宅楼。郑观应也是在此完成了他的著作《盛世危言》。

该建筑群具有广东传统民居的特征。入口建筑处有一拱形开口通往庭院,庭院将仆人房区,主房区以及花园区分隔开来。但与大多数传统中国住宅不同的是,各房区的大门入口与大宅入口都向着西北方位,且都在同一直线。主房区由两座四合院式的传统房屋构成,房宇错落精巧,庭院曲径通幽。

郑家大屋的建筑和开放空间各具特色,体现了中国建筑工艺的先进,主要表现于住宅区的上层结构,建筑材料,绚丽的浮雕装饰以及门窗的细节。同时,郑家大屋既在中国传统的岭南风格中有着强烈的特色,也于细微之间融汇了西方的建筑艺术元素。通过天花板的处理,门窗的装饰以及灰砖和源自印度的云母窗片的使用,体现了中西合璧之特色,相映成趣。

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,郑氏一家离开,大屋被陆续地分租了出去。超负荷使用,火灾以和无序的改建使原来的建筑物饱受毁坏和摧残。2001年,在获取物业权时,大屋损毁严重,原貌模糊难见。后来政府针对郑家大屋的风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修复工作,历时八年,建筑的昔日风貌终于得以基本恢复。

开放时间 上午10时至下午6时,下午5时30分停止入场。逢周三闭馆,公众假期除外。

网页


龙环葡韵

龙环葡韵位于澳门氹仔海边马路,主要由建于1921年的五座翠绿色葡式建筑构成。是放松身心,了解澳门历史的理想场所。

五座建筑原为高级官员的官邸。1992年,被认定为具建筑价值的建筑群。随后,特区政府对其进行了修复工作,将之改建成博物馆区,名为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1999年起对公众开放。2016年,特区政府对这五座建筑进行了重新整合,赋予了每座建筑不同的主题与功能,分别为:

葡韵生活馆,重现了澳门昔日的日常景象,集中展示了澳门土生葡人的生活场景。土生葡人是指葡萄牙人与华人、东南亚一带的马来人、菲律宾人或南亚的印度人通婚后形成的族群。

汇艺廊,是澳门特区政府用于举办临时展览的场所。此外,汇艺廊亦可供各国领事馆租借使用,以此举办展览,促进文化艺术交流。

创荟馆,主要作为澳门文化资讯及销售平台。其中一层为展览空间,用于销售葡国和氹仔特色的产品和书籍。二层用于举办临展。

风貌馆,通过举办各类临展,展示澳门土生葡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路氹的发展历程。展览主题涉及民生、宗教、建筑、经典美食以及路氹的前世今生等。

迎宾馆,不对外开放,主要用于招待以及其他官方组织的活动。

更多详情,请浏览

地址: 澳门氹仔海边马路

开放时间:

上午10时至下午7时,下午630分停止入场,逢星期一休息。

创荟馆之开放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7时,迎宾馆不对外开放。